|  

“绿春之声” 重庆大学定点帮扶绿春十周年文化振兴成果展

2023-05-25 0

时间: 2023-05-26 09:30 ~ 2023-06-25 17:30

地点: 七七抗战大礼堂

主办:重庆大学

承办: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重庆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大学房地产管理处

门票:免费

前言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璀璨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得到系统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此次展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展示重庆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绿春成果,展现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以期让广大师生进一步近距离感知我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乡村振兴取得的亮眼成绩,使广大师生零距离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文化浸润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校建筑城规学院、美视电影学院、艺术学院联合成立了国内首个哈尼声景研究团队。2019年至2022年间,该团队先后11次走访云南省绿春县、元阳县、江城县等哈尼族聚集地,采集大量数据制作完成后的“哈尼声景数据库”将首次在此次展览中与学校师生见面。

展览包括听绿、观绿、传绿、品绿等板块,涵盖哈尼古歌、自然风光、特有物产、文化服饰等各类展品共计56件。展览的亮点在于结合独特的声景设计,融入艺术化的感官体验,将声音带来的文化沉浸感最大化,增强展品在声音上的实质性对应关系,提升听众的代入感与共情力,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更直接的美学联系。即使存在语言与文化差异,也能使观展者置身于绿春的生机与古歌的传承中。哈尼古歌传统场所与声景的重现,让“活”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以直击人心的方式让公众能看见声音、触摸声音、感受声音。

 本次“绿春之声”展览活动是我校定点帮扶绿春十周年总结及成果展示,是落实重庆大学“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也展现了哈尼哈巴的研究、育人、传承和推广价值。同时,也期望通过将哈尼古歌展现在公众面前,为后续的宣传保护提供宝贵的经验,更好地实现哈尼古歌的非遗传承,让校园成为一个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提升我校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影响力。

    

策展人语

我校谢辉教授牵头的声景团队,在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对哈尼古歌的代表性项目、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以及传承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业记录。团队行程共计5000多公里,持续走访了30多个乡镇,录制了10位哈尼古歌传承人与13组传承人团队,其中包括2位国家级、8位省级和州级传承人,传承人共计百余位。单次收录哈尼古歌70余首,单首古歌时长15—20分钟,音频、视频数据容量共计5t,包括哈尼村落、自然生态、古歌传承人采访及表演等内容,涵盖图片百余幅、纪录片两部。这是国内首次大规模的哈尼声景采集活动,也是国内第一次以声景视角研究哈尼文化,并应用5.1实地录音技术收录哈尼古歌。团队所开展的工作不仅有专业采集和录制哈尼声景,还包括前瞻性的科学研究与探索。在挖掘哈尼声景艺术价值的同时,深入探究声景指标与演绎空间之间的交互关系,为后续的非遗保护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期望借助本次展览与互联网平台,建立非遗保护新模式,扩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影响,助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与相关国际学术组织(如unesco等)的交流互鉴。哈尼声景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哈尼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本次展览将为我校带来形式多样的哈尼文化视听盛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使校园成为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本次展览也响应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引导更多人与组织关注和支持哈尼文化,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微信图片_20230525111244.png

顾问:胡学斌

策展人:谢辉 罗俊

展览执行:朱颖 熊悦含 黎勇志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政府支持:云南省绿春县人民政府                    

特别支持: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重庆大学)

承办单位: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 重庆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大学房地产管理处

网站地图